三、学会赏识,争取做自信快乐的乡村教师
杨瑞清认为,赏识教育特别强调自爱,是师德修养的理念。他常说:乡村教师可以不进城,可以不提拔,可以不发财,但是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成长,要强化自爱的意识,一心坚持,诚心感激,全心成长,做一个自信快乐的乡村教师。
为了适应乡村小学的发展需要,杨瑞清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精于思考,乐于动笔。他自学了学校教育专业的大学课程,参加了南师大教育基础理论博士研究生课程进修,完成了中央教科所访问学者的研究学习,写下了五、六百万字的教育日记,发表了大量的优秀论文。
2000年,杨瑞清入选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赴全国巡回演讲,引起强烈反响。其演讲内容被编辑出版,成为全国教师师德教育必读教材。
2001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杨瑞清作了专题报道。
2002年,由杨瑞清主持的《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赏识教育实践研究》被审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2004年9月,杨瑞清的专著《走在行知路上》作为“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读者好评,有教师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书评,称之为“乡村教师的福音书”。2005年8月,这本书又在马来西亚出版发行。2003年以来,杨瑞清几次应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巡回宣讲赏识教育,引起热烈反响,当地媒体作了广泛报道,当地学校、社团纷纷把行知小学作为“中华文化浸濡活动”基地。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实习基地。
杨瑞清先后被推选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和南京市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6年被评为南京市十大劳模典型。2007年被评为南京市道德模范。
杨瑞清20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花,昔日落后的村办小学正在成为上千农家子弟健康成长的现代校园,上万社区农民终身学习的精神家园,众多城市学生尽情体验的乡村田园,无数有识之士热情共建的文化乐园。杨瑞清决心坚持走行知之路,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