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清,男,1963年6月生,江苏省南京市浦口人。现任南京市江浦行知学校校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先后荣获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佳中青年教师、全国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称号。
1981年,杨瑞清毕业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为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他放弃了留城任教的机会,志愿到偏僻的江浦县五里村小学任教,义无返顾地走上了“行知之路”,一干就是20多年。
1983年,杨瑞清被调到共青团江浦县委担任副书记。他只在团委工作了几个月,又辞职回乡,在从政和从教之间选择了从教。
1985年,他所在的学校被更名为行知小学。
20多年来,杨瑞清扎根乡村,深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潜心探索乡村教育规律,他先后创办了行知实验班、行知小学、行知基地,开展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以及提炼出“学会赏识”的理念,形成了赏识教育特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把一所只有7名教师、150多位学生、几间透风漏雨的教室和一些破旧课桌板凳的,教育质量低下的村小,办成了一所拥有24个班、固定资产达一千多万元的“省级模范学校”.用热血创建了一所新型的农村小学。
一、学会赏识,努力形成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格局
杨瑞清认为,赏识教育首先强调博爱,是终身教育理念。带着博爱的情怀,杨瑞清走出了关起门来孤零零办小学的困境,积极依靠、多方联合、尝试经营,
兴办了幼儿园、农民学校,开办了校办工厂、实验农场,为城市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创办了行知基地,还和南京晓庄学院合作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从而形成了充满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格局。
特别是1994年以来,杨瑞清争取到了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小学科技活动基金会的支持,依托学校的实验农场,整合丰富的社区资源,开办行知基地,累计接待了近10万城市学生,南京市有40多家重点中学、实验小学在行知基地挂牌定点,新加坡十多所学校也把这里选定为“中国文化浸濡活动基地”。11月8日,《联合早报》刊登了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前任会长陈经源先生的文章《走在行知路上——真正意义的浸濡活动》,盛赞行知基地,引起热烈回响。日前,在杨瑞清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省、市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推动下,行知基地8000千万元建设项目获得批准,一个全国一流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即将开工建设。
近几年,杨瑞清还抓住机遇,吸引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荷花种植专家丁跃生在行知小学东面开辟了400亩荷花种植园地——艺莲苑,又扶持南京市人大代表、枣树种植专家马飞在行知小学南面开辟了200亩枣园——浦禾苑。校园、花园、果园连成一片,生态环境佳,科技含量高,文化底蕴深,打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大课堂。
1996年,杨瑞清申报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村级大教育研究》被审定为江苏省“九五”重点课题。该课题获得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将其列入“九五”全国推广计划。
一、学会赏识,努力形成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格局
杨瑞清认为,赏识教育首先强调博爱,是终身教育理念。带着博爱的情怀,杨瑞清走出了关起门来孤零零办小学的困境,积极依靠、多方联合、尝试经营,
兴办了幼儿园、农民学校,开办了校办工厂、实验农场,为城市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创办了行知基地,还和南京晓庄学院合作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从而形成了充满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格局。
特别是1994年以来,杨瑞清争取到了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小学科技活动基金会的支持,依托学校的实验农场,整合丰富的社区资源,开办行知基地,累计接待了近10万城市学生,南京市有40多家重点中学、实验小学在行知基地挂牌定点,新加坡十多所学校也把这里选定为“中国文化浸濡活动基地”。11月8日,《联合早报》刊登了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前任会长陈经源先生的文章《走在行知路上——真正意义的浸濡活动》,盛赞行知基地,引起热烈回响。日前,在杨瑞清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省、市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推动下,行知基地8000千万元建设项目获得批准,一个全国一流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即将开工建设。
近几年,杨瑞清还抓住机遇,吸引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荷花种植专家丁跃生在行知小学东面开辟了400亩荷花种植园地——艺莲苑,又扶持南京市人大代表、枣树种植专家马飞在行知小学南面开辟了200亩枣园——浦禾苑。校园、花园、果园连成一片,生态环境佳,科技含量高,文化底蕴深,打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大课堂。
1996年,杨瑞清申报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村级大教育研究》被审定为江苏省“九五”重点课题。该课题获得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将其列入“九五”全国推广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