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简介 | 领导关怀 | 公益事业 | 新闻中心 | 公益社团 |  教育基金 | 合作发展 中文 ENGLISH
 
最新公告
 
最新图片
  学术经纬  
谈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
时  代  的  重  托 
                                                       ——谈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
                                                                       
[摘要]本文通过对心理素质的认识;我国古代心理素质教育有关思想的启示;未来人才应具有的良好心理品质;和当前中小学学生中存的因心理不健全而危害社会的现实,提出了在中小学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认为在实施这一工作中,校长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是前提,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是关键,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是归宿的观点。
[关键词] 中小学 心理素质 校长 教师 学生
[Abstract]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o building up the education of psychogenic quality in primary and middle-schools. It is based on four points: the understanding of psychogenic qualities, the revelation of ancient thoughts, good qualities capable persons possess, and the reality that the students may do harm to the  society because of their unhealthy psyche. It brings forward the view  that shoolmasters’ possession  is the precondition ,the teachers’ enhancement is the key, and the students’ improvement is the end-result. 
[Key words] primary and middle-school, psychogenic quality, headmaster, teacher, student .

      心理素质亦称个性心理品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其特征是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在不同人的身上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别性。它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反来又影响心理过程的进行。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与中介,是素质中的素质。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状况决定了“人类潜能”的发挥,所以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他们的性格稳定,意志坚强,从容不迫,处事不惊,善于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反之心理不健康的人,他们喜怒无常,取得一点成绩就心喜若狂,不可一视,目空一切;受到一点挫折情绪就一落千丈,怨天尤人,萎靡不振,有的还会做出许多常人难以理解,甚至危害社会的事来。
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基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烂灿文化,沉积了许多心理素质教育的思想:如“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任凭风浪起,稳座钓鱼台”;诸葛亮敢于临危巧设空城计,蔺相如机智果敢完夺加和氏璧等等。可见,在我国古代思想界和文学作品中闪耀着夺目的心理素质教育思想,也涌现出数不胜数的大智大勇、临危不惧的千古风流人物来。在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来的这些千古风流人物,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是我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基。

9 7 3 1 2 3 4 4 8 :
 上一篇:
 下一篇: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业务指导: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北京京师智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京ICP备09075026号)Copyright© 2004-20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