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简介 | 领导关怀 | 公益事业 | 新闻中心 | 公益社团 |  教育基金 | 合作发展 中文 ENGLISH
 
最新公告
 
最新图片
  课题专栏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与教师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2、理论依据
(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素质教育理论;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4)党和政府关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3、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从我市的实际出发,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目的性原则。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各种资源,必须是有目的的,要使之呈现事实的作用,教学资源的应用,应该是辅助教师的讲解,而不是代替教师的作用。
(3)趣味性、教学性、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要认真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不能因为片面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学性和科学性;也不能单纯地固守教学性而弃趣味性和科学性于不顾。
(4)以生为本的原则。注重建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的运行模式。强调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输送到学生笔记本上。
4、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在全国试点范围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学校预计200所,建设教学光盘播放点1000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00个。充分更新已有设施和资源,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探索远程教育优质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模式,最大限度的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2)探索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科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农村中小学生的视野从乡村延伸到世界各地,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气息,共享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成果。
(3)探索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培训机制,使广大教师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会使用新的教学方法,真正成为既熟悉优质资源、又能积极应用优质资源的“资源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4)探索良性发展的资源建设机制。自主开发适合本地实际和学校的教育资源。
(5)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6)实现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优质资源的应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习方法、培训机制、资源建设等问题。
一是教学应用。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搭建,优质教育资源与教师课程教学的整合,涉及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改革,评价机制的改革。结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结合农村教育改革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整合课程改革,教学过程设计,解决教师在课堂的结构性短缺和学校设备不足的问题。
二是培训机制。
      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开展培训,强调教师参与培训的方式。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工作,促进广大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教师进行设备使用的培训,进行三种模式应用的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提高教师基本素质和专业发展能力。
三是资源与课程整合。
       要使远程教育的功能真正得以发挥,就必须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使优质的课程资源能够真正在课堂中发挥作用,研究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途径尤为重要。探索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的应用方法,同时利用网络教室开展计算机教室模式的应用,扩展资源应用范围。
四是学习方法。
      合理运用优质课程资源,在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远程教育同样也要能够显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作用。
五是资源开发。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下面10项子课题可作为参考:
(1)关于农村中学远程教育优质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2)关于农村小学远程教育优质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3)农村中小学在远程教育优质资源环境下开发校本教研的研究
(4)关于农村中小学利用远程教育优质资源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研究
(5)关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研发与应用的研究
(6)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7)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习方法的研究
(8)农村中小学在远程教育优质资源环境下开展课堂互动、合作学习的研究
(9)关于农村中小学运用远程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探索性学习的研究
(10)远程教育优质资源的应用与教师教学整合的调查报告
9 7 3 1 2 3 4 8 :
 上一篇:
 下一篇: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业务指导: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北京京师智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京ICP备09075026号)Copyright© 2004-20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