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的教育市场出现了很多数字化资源,但是教师在实践中仍然觉得这些资源不够用,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针对中小学开发的资源不能完全适应教学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的同时,基础教育也同时起步,出现了很多新教材,新版本,在按照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组织教学的同时,数字化资源就显得非常不足。这些都成为影响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
四是学生学习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在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如何进行学习,什么样式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实现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由此可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后,工程的大面积应用和应用的效益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如何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并有效地与教师学科教学相整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的逐步形成和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现代远程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共享将加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利用远程教育的在线师资培训,不但能够提高传统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切对于农村边远地区,远程教育解决了课程传输难、受教育难的问题。
二是实现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关键。
我国远程教育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向农村教学点的中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基本满足农村中小学对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的需要,普遍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使农村在校生能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对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和整合研究,就是要结合我市实际,千方百计把远程教育设施利与德育、于学科教学、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发挥出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交互性、先进性的真正优势。
三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教学手段单一、陈旧,开展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较城市难度大,远程教育优质资源的利用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远程教育优质资源的背景下,充分利用视听技术、卫星传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展学科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四是教师成长的需要。
无论在传统教育还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思想和观念都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整体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有基本的教学功底,还要有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理论和操作计算机、使用网络多媒体的技能,才能运用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去上好课,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以全新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这也是最终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关键,也是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当务之急。
五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办学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21世纪的新型人才,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优质资源教学,可以满足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接受信息技术,学生在探究、发现以及搜集、分析有关信息资料等过程中,注入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课题的界定
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与教师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是通过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教育三种模式,将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科学地应用到教育和教学中去的研究。它旨在研究和解决在农村远程教育网建立后如何利用优质资源,推进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使之成为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文化中心,进而以学校为知识传播源,向社区辐射,传播农村实用技术、经济信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高本地民众文化文明素质,探索出适合本地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应用模式。
整合不是联合,更不是混合,而是摒弃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内容的弱点,吸收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实现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更新。运用远程教育的优质资源与学科教学,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课程改革,将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整合到教学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