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简介 | 领导关怀 | 公益事业 | 新闻中心 | 公益社团 |  教育基金 | 合作发展 中文 ENGLISH
 
最新公告
 
最新图片
  思想精粹  
中山国父 丹徒国师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什么要重视泰西语言文字的学习呢 ?其中 一大原因是“泰西科学制造,时有新知,不识其文,末由取益.必至 彼已累变,我尚懵然;劣败之忧,甚为可惧”。他规定,学院采“法国 哲学大家笛卡尔之教授法,以国语都讲,随授随译,译成即可为他 校课本”。为了使年轻的通儒 (秀才、举人 )经过“议定急就办法”,迅 速培养成为中国议会政治的治国人才,他提倡学生多多上台演讲, “以便习练语言,摩砺识力”。因为“中国将行立宪,此后中央政府、 地方自治皆有聚集会议之事,其聚散之仪文,辩论之学术,诸生允 宜亟讲 !”他反对八股取士的“奴隶之学”,鼓励学生“开宗明义.力 求自主”,“有坚忍不拔之气.强立不返之志,旦而矢之则万变不 离”,才能成为治国人才。

    三、崇尚科学.培养建国人才

    马相伯以物理学、化学、象数学为“质学正课”,动物学、植物学、 地质学、农圃学、卫生学、薄记学以及图绘、乐歌、体操为“附课”。他指 出要发展实业,必须“热心中国科学运动”,因为“科学制器,利用厚 生”,有利于政府“用国货、造国防”,人民“按科学造食、用所需”。他 推崇明人徐光启“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督修历法,参用西洋新法,此科学在中国第一次之大贡献”;可惜 其后三百年,中国丧失了发展科学的机遇,而今更其迫切要习泰西 科学。他特别指出:为了培养中国科学建国的人才,必须爱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好动的倾向,以及时时发问的兴趣”,要“十分小心地培 养儿童的幻想力,利用他们这种幻想力发展他们创造的天才”;因 为“富于幻想力的儿童便是他的天才之萌芽 !”早在 1903年即在中 国如此倡导“崇尚科学”,马相伯老人不啻先知、先觉、先驱!

  根据上述教育思想,通过创办震旦和复旦、倡办辅仁,马相伯 20 世纪的中国培养了众多人才。他以百岁人瑞之身辞世时,中 国国民党元老任以“受业弟子”身份致祭,称颂道:“中山国父, 丹徒国师。”马相伯与孙中山并称而无愧 !

(李正心)   

主要参考文献

l. 朱维铮主编 .马相伯集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2. 复旦大学志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5

3. 于右任著 .于右任文选 .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7

4. 张其昀等著 .中华民国大学志 .1953

5. 学府纪闻:辅仁大学卷 . 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 1981

 

 

   

 

9 7 3 1 2 3 4 8 :
 上一篇:
 下一篇: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业务指导: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北京京师智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京ICP备09075026号)Copyright© 2004-20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