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法第一人李石曾
2002 年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起人之一李石曾先生( 1881-1973)赴法留学创业整整 100周年( 1902一 2002)。
李石曾先生早年致力革命,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是国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法国是李石曾先生革命思想的发源地,也是其开创中法文化、教育、经济、建设等交流事业的地点。而在当今的中国,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李石曾了,即使在法国的学人,也很少有人记得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人物。
李石曾,名瀛、号扩武,河北高阳县人,出生于公元 1881年(清光绪 7年)。父亲李鸿藻,任过清朝帝师,工部、兵部、户部、礼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是显赫一时的晚清重臣。
1900 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的大火烧醒了中国。少年李石曾看到清政府的无能和官员的腐败使国家“一无宁日”,百姓陷于疾苦,感到要振奋图强,势必先向西方寻求科技和改革制度才行。他动了留学之念,便以世交晚辈的身份去贤良寺晋谒当政的李鸿章征询意见,得到李的赞许和鼓励。
李石曾原本打算去英国,因为当时清朝禁止人民出国,他便被安排在正要出使法国的钦差大臣孙宝瑜的名下,以随员的身份到达了法国。李石曾于是成为了华人留法学生和华侨在法创业的第一人。李石曾到达法国,有感于国家的现状,欲先学习军事。因身高体重不及而改学农科,之后又在著名的巴斯德研究所、巴黎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等科。
按说,李以父荫,已具有功名前程,在留洋学成回国,有朝野旧关系,顺理成章就可做官。但李石曾立志做事不做官, 1905年他在巴黎发起“进德会”,提倡不为官、不置私产,开一时风气之先,且终生恪守不移。他不仅放弃为官坦途而不惜,相反结交当时的进步分子,如蔡元培、吴稚晖、张静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