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评量与教学策略
- 沈惠芳老师2011年-教学培训课
主讲者:台湾沈惠芳老师
早期一般人都认为评量是在了解学生学习后的表现,而传统的评量基于行政上及计分简便的考虑,往往偏向于封闭性考题,为了配合此类的考题,使得整个课程与教学因而窄化了。殊不知教学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而产生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学龄儿童均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每一个人的家庭社经背景不同,使其在身心发展及行为表现各方面,都有个别不同的差异现象。所以应该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以便实施适性化的教育,而且使得每一位学生各有所长的才华,都能因为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而获得有尊严而且快乐的成长。
近年来评量概念更加的扩大,在在显示出评量不再只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进一步的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形,并更加清楚的显示出,评量不只在了解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在了解学生学习进展的情形。所以评量不只看到学生学习内化的情形,也代表着一个学习的结果,也用来当做一个新教学的开始。
语文教学中多元评量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它能将被动的强迫学习变为主动的愉快学习。它可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同时也可培养团队精神,能提高学习效率。然而评量内容若过于繁琐,既增加教师的负担,又不利于评量的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做好先备工作,确认信度、效度和实用性,规范一些有效的准则和方法。同时,教师也需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学校行政管理者有良好的沟通,对学生做综合能力考查时才能通行无碍。
多元评量的评量标准不仅用来评定成绩,还能使学生的学习优质化,充分体现学生在形成性评量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评定,而且向学生公开评量标准、让学生参与评量活动,以评量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通过评量,学生能熟悉内容和目标,从而培养自我反省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内容:
一、纸笔测验是「多元化评量」吗?
二、如何架构「多元化评量」?
三、评量方式如何多元化?
四、评量的种类
五、如何展开行动做多元评量(实务分享)
六、多元评量的好处
七、结语
讲师简介—沈惠芳
任职学校教师26年,2007年荣获国立政治大学「杰出服务及教学特优教师奖」曾经担任广电基金「小小图书馆」电视节目顾问,也在中华日报写阅读专栏,在国语日报周刊写作文专栏。亦曾担任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成人文学班」及「儿童读书会」的指导老师、联合报基金会小学及中学的写作班教师。历任新闻局、文建会、中国时报等单位金鼎奖及儿童读物评审,十二年来不时应邀担任征文比赛评审。
目前是沈惠芳作文文理补习班创办人,是国语文领域教科书编辑委员,,也是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语文科编撰顾问,长年在国语日报写专栏,无论是语文版、家庭版和校园版都曾辟园笔耕。担任师资培训专业讲师14年,多年来,除了在台湾各县市演讲外还不时受邀到香港、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担任讲座。
从1996年至今出版书籍43册,除了发行台湾版以外,也有香港、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海外版。著作「来玩写作的游戏第二集」曾获「开卷年度十大好书」奖。「写作魔术真好玩」「写作从诗开始」、「来玩阅读的游戏」「做计划向前走」、「沈惠芳写作哈哈营」等书亦获「好书大家读」及「中小学优良课外读物」推荐奖。
◎ 沈惠芳老师2011年-教学培训课
日期 :2011年3月16日(星期三)
时间 :上午8点30分至12点30分 ** 上午8点开始登记对象 :教师、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者
** 由于学校停车位有限,请将车辆停放在学校对面的停车场。谢谢。
联系人:陈君宝 E-mail:koonpoh@pacific.net.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