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首页 | 机构简介 | 领导关怀 | 公益事业 | 新闻中心 | 公益社团 |  教育基金 | 合作发展 中文 ENGLISH
 
最新公告
 
最新图片
  本站公告  
世界课堂研究学会·国际研讨会2009

 

  “世界课堂研究学会”(WALS) 是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研究人员与教育工作者组成的联会,提倡以行动研究和教育实践作研究模式,并聚焦于直接改善课堂或常规学习环境的学习素质方面的教育研究。学会透过分享各会员在实践中孕育的知识、资源及教学发展经验,来推动课堂学习研究的发展。
   课堂研究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尝试和专业发展方式,无论在促进教与学、教师专业发展还是推动学校发展成为专业学习社群方面都十分有效。近数十年,课堂研究已在世界不同地方实行,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进行这类研究。2005——2008年度,香港教育学院连续举办了四届“课堂学习研究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瑞典、伊朗及匈牙利等地的教育专家学者,参加者在会议上分享了他们对课堂研究的探究成果,就着课堂研究互相交流宝贵的经验,发表精辟的见解。其中2007年的研讨会邀请了内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
    为了秉承研讨会的宗旨,一如既往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解有关课堂学习方面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性的平台,让与会代表可以互通心得,让世界名校得以展出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并建立进一步交流的网络,2009年12月7日-12月11日,“世界课堂研究学会·国际研讨会2009”将在香港教育学院如期举行,继续提供多维、多元的独特平台,一同探讨课堂研究如何有助探索、开发和建构知识,让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分享经验、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本年度研讨会的主题是“通过课堂研究共同创造知识”,这个主题反映了我们的共同理念 ── 知识是可以在多元的教学环境里,透过群体之间的互动与协作而创造出来的。
    国际一流教育专家的主题演讲和论坛将为您展示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分组研讨使您和教育界同行面对面沟通心得,论文宣读和个案分享将宣传与学习您的成功经验,展板巡礼为国际名校提供了脱颖而出的大好机会,参观学校将让您感受汇集东西方的教育模式和优势,座谈会及人性化的茶歇时间更为您提供了相互交流、拓展国际人脉的良好机遇。
2009年大会将有来自欧美50多个国家的500余名外籍代表出席,香港和澳门的教育界人士亦会光临本次盛会。在中国内地邀请100名著名教育专家学者参加(请自备中英文名片)。同时在北京设立研讨会内地组委会,并根据实际情况,专门为内地学者延长活动时间,增加了澳门的行程内容与安排。

附件:
一、论文征求:诚征与研究及实践相关的论文建议书,其内容必须聚焦于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或行动研究,在课堂及其他常规的学习环境下改善学习素质。
主题:
通过课堂研究与课堂学习研究  共同创造知识
分题:
1. 通过课堂研究和课堂学习研究共同创造学科教学知识
2. 不同持分者如何通过课堂研究与课堂学习研究创造专业知识
3. 学生在课堂研究和课堂学习研究中的‘声音’
4. 课堂研究和课堂学习研究对教师培训的影响
5. 作为国家政策之一,课堂研究和课堂学习研究如何令学校改善
6. 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课堂研究和课堂学习研究
这次的主题和分题,反映了我们的共同信念──知识是可以在多元的教学环境里,透过群体之间的互动与协作而创造出来的。在课堂研究的环境里建构知识,其网络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欢迎强调以此作题目的稿件,也欢迎其他相关投稿。
二、发表形式:
1,论文宣读、个案分享、座谈会、网页刊登(发表人可派发笔记、讲义或论文)。
大会将为论文宣读、个案分享及座谈会各环节提供以下设备:
计算机 ( Window XP Professional 及 Microsoft Office 2007 )
有线上网服务 ( 但不提供无线上网服务 )
USB 连接埠
CD-ROM 驱动器
LCD投影机
高影机
2,展板巡礼:展板内容为教育单位个案研究或研究成果,展板将于研讨会期间在会场外展出。
每一个展览最多使用六块展板。每一块展板的内围尺寸为:68cm(阔)x98cm(高)。
 
3,备注:所有完整论文将有证书发放并有机会被挑选刊载于专题著作中。
 
香港筹委会主席:高宝玉     秘书处:司徒美芬
内地组委会主任:刘敏       秘书处: 王晓娜
组委会内地联系电话:010-62220879       传真:010-62220879
电子邮箱: skybnu@yahoo.cn

 上一篇:
 下一篇: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业务指导: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北京京师智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京ICP备09075026号)Copyright© 2004-20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