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首页 | 机构简介 | 领导关怀 | 公益事业 | 新闻中心 | 公益社团 |  教育基金 | 合作发展 中文 ENGLISH
 
最新公告
 
最新图片
  思想精粹  
图国自强 自女学始
 图国自强  自女学始

——浅谈经元善的女子教育思想
   经元善(1841年~1903年),原名高泉,字莲珊,号居易子、居易居士,晚号剡溪聋叟,笔名有沪滨呆子等,浙江省上虞县人。早年随父在上海读书,后从父经商,颇具经营之道。1878年,闻河南旱灾,发起并领导了堪称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民间义赈活动,名声大振。1880年,因其善于经营企业商务被李鸿章任用,后陆续结识盛宣怀等人,积极参与洋务运动。1891年捐资建上虞县积善堂。1893年在上海创办经正书院。甲午战败后,加入上海强学会,任董事,参与筹办《强学报》。1897年4月协助盛宣怀开办南洋公学,将经正书院并入其中。同年11月,会同严复等人开设经正女学,开国人自办新式女学之先河。同年底,倡设不缠足会,任董事。百日维新期间,倡议捐资筹建余姚、上虞两县农工学堂,并在上海增设经正女学分塾;戊戌政变后,重开经正书院。后因联名上书,反对慈禧太后“己亥立储”,遭通缉,亡命澳门。1901年重行“新政”后被赦免,次年返回上海。1903年秋在上海病故。著有《居易初集》、《趋庭记述》。

   经元善出身于旧式绅商家庭。自幼就学于家乡的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崇拜孔孟之道。后随父在上海读书。15岁时曾协助叔父于故乡创设经氏义塾。经元善青年时期曾从父学商,颇具经营之道。洋务运动中,从事过洋务企业活动。然而在经营企业和商务过程中,经元善深感新式人才的重要性,于是把注意力转向教育。1893年在上海城南创办经正书院,实行中西并课,强调“学西法者,当学其通惠工,富国强兵之实学”。
  甲午战败,丧师辱国,洋务企业纷遭破产。严酷的现实,使经元善产生了更为强烈的“保种强国”的思想。他积极协助康有为组织上海强学会,协助盛宣怀开办南洋公学,并将经正书院并人其中。1897年11月,会同严复、郑观应、康广仁、梁启超等人筹议创办经正女学,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经元善认为“惟治国之要必本齐家,事理之繁尤资内助。但我国人心蔽固,咸以妇女不必读书”,“今日中国之不振.归咎于二千年女学不开”。他详考了古代女子教育状况,指出古代女子教育是旧式家庭教育,所以,为“深图我国自强,女学真不能不急急兴起”。可见,他创办经正女学是一种新女学,其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基于“图国自强”之考虑,体现了他强烈的忧国爱国精神;也反映了他在探求救国图存的道路上已经拓宽了思路,把视野扩展到千百年来被人们忽视的女子教育上来。这是维新派“教育救国”思想的新发展,是对近代教育的一大贡献。
  经元善认为,加强女子教育,确实有“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的社会效果,“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善哉?岂不良哉?”为了办好这座学校,“复三代妇学宏观,为大开民智张本”,“使得妇人各得其自有主权”,经元善亲撰《经正女学缘起》,委托粱启超起草女学章程,先后邀集中外有关知名人士集议四次,最后决定设学于桂墅里。为筹措办学经费,经元善不辞辛苦,“仿筹赈之法,四出劝募”,并将其视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愿“为二百兆裙钗先代鸣谢”。
  1898年5月31日经正女学正式开学。经元善融通中西,提出了一系列办学规章,涵盖了新型女子教育的学校制度、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一)先后敦聘美国井梅蕊女士为西文总教习,华人刘女士委华文总教习,兼摄提调,另聘女性教习多人。
  (二)学堂招收8一15岁女学生40人,要求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凡学生年8岁至11岁者必能略识字.方能人学。12~15岁者,必略识文法,能闷浅近之信札者,乃许入学”。
  (三)学校课程以“中西文各半”的原则,分设算学、医学、法学三种;另设师范科,“专讲求教育童蒙之法”;还另开纺织、绘画、女红等课,使普遍教学和专门教学相结合,让入学女子能学到中西基础文化知识和部分生产技术,毕业后有自谋生计之能。教学内容由浅人深,“先识字、次文学、次读各门学问启蒙粗浅之书,次读史志艺术治性理之书”。学业成绩评定有两种形式,“堂中每月设课一次,由教习命题,评定甲乙。每季设大课一次,课卷送通人评定,列次等,设奖赏”。所有这些规定都初步体现了新式教育的特征。
  (四)经正女学还仿照西学的章程,规定了学费的收缴和减免办法,部分体现了新式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特征。
  (五)经正女学还明确了学生捐资入学的办法,“若海内贤淑,开办创捐款至五百元以上,每年常捐款至五十元以上者,皆准送一生如堂读书,免其修金膳费,以为好善之报而资激劝。”种种捐资入学的方法在当时不失为一种筹措办学资金的良方。实际上这种办学方法直到今天还在延续,比如今天的中小学生择枝缴费,其实就是捐资办学。
  (六)作为新式教育的一大特征,经正女学对毕业生的“待遇和工作分配”也有明确的规定:“凡学生习一事,或师范科及艺事等学成者,由堂中给以文凭,他日即可以当医生、律师、教习等任”。
   经正女学是经元善教育思想的具体化,虽然女学堂章程是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但却由“经莲珊太守总其成”。从设计上看,经正女学含有初级中学或职业学校性质,而实际上仅为高等小学程度。但该校开启了国人自办新式女学之先河,学堂内提倡男女平等,禁止缠足,喊出了当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强音。
   经元善除了重视正规教育作用外,还重视读书看报的作用,认为看报可以“开风气,正人心”。他试图通过读书看报活动,开阔民众眼界唤起民众爱国图强之心,去投身政治、经济等社会改良活动。为此,他曾在余姚、上虞两县成立劝善看报会,捐资订购《万国
公报》、《农民报》、《新闻报》等报刊和书籍十余种,免费让乡人观览,以达开启民智之目的。
   经元善是一位鲜为人知的近代历史人物,但他的教育思想,特别是他的兴办女学的思想和教育实践,对近代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尤其是对女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开中国新式女子正规教育之先河,是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有力支持者。他的一些办学思想和管理方法,体现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直至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李永生)
9 7 3 1 2 4 8 :
 上一篇:
 下一篇: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业务指导: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北京京师智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京ICP备09075026号)Copyright© 2004-20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