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简介 | 领导关怀 | 公益事业 | 新闻中心 | 公益社团 |  教育基金 | 合作发展 中文 ENGLISH
 
最新公告
 
最新图片
  华人精英  
李嘉诚——长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
长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李嘉诚 

 简介:
 1.人生经历
  ⊕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
  ⊕1932年,9月进入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
  ⊕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投靠亲戚。年底进入香港的中学读初中。
  ⊕1943年,父亲李云经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李嘉诚当时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
  ⊕1948年,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的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
  ⊕1950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在北角购入一幅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
  ⊕1963年,与庄月明女士结婚。
  ⊕1964年,8月长子李泽钜出生。
  ⊕1966年,10月次子李泽楷出生。
  ⊕1967年,左派暴动,地价暴跌,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8年,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会面。
  ⊕1979年,“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实业”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
  ⊕1986年,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
  ⊕1987年,联同2名华资大亨李兆基及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86年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1990年,夫人庄月明女士逝世。
  ⊕1994年,所管理的企业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1999年,长江实业集团除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
  ⊕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2.历年得奖纪录
  ⊕ 1981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
  ⊕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
  ⊕1986年,2月6日香港《信报》排出香港十大财团,长实系四家上市公司市值达三百四十三亿港元,名列榜首
  ⊕1986年,3月25日香港大学授予李嘉诚名誉法学博士
  ⊕1986年,被比利时国王封为勋爵
  ⊕1989年,1月1日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
  ⊕1989年,6月获加拿大卡加里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90年,12月15日港督卫弈信向李嘉诚颁发“商业成就奖”
  ⊕1992年,4月28日北京大学授予李嘉诚名誉博士称号
  ⊕1994年,被评选为1993年度香港商界“风云人物”
  ⊕1994年,11月22日获《亚洲周刊》颁发的首届“企业家成就奖”
  ⊕1995年,12月1日被(香港)“国际潮团联谊会”推举为大会名誉主席
  ⊕1996年,第三期《资本》杂志公布香港华人富豪榜,长实系三间上市公司市值3,250亿港元,占全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3.7%,居华人财团榜首;个人资产600亿港元,并列全港华人富豪第2名
  ⊕1999年,《福布斯》(Forbes)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位列第十,是亚洲首富
  ⊕1999年,4月被英国《泰晤时报》选为千禧年企业家年奖大奖
  ⊕1999年,5月被英文版的《亚洲周刊》,评选为亚洲区五十位最具权力人物之一
  ⊕199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①1995年-1997年出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②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
  ③1985年出任基本法起草委员
  ④1979年与霍英东等人出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董事
  3.公益事业
  2008.5.12四川大地震
  十九日,李嘉诚致函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再以李嘉诚基金会、长江集团、和记黄埔集团的名义捐款一亿元人民币,用于为灾区学生设立特别教育基金。
  加上此前李嘉诚教育基金捐出的三千万元人民币,李嘉诚捐款已达一亿三千万元人民币。 李嘉诚在信件中称,自四川省发生重大震灾以来,本人每日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并于灾后立即以基金名义认捐三千万元人民币(未计集团名下其他公司之捐款),冀能尽一分之力。从过去一个星期以来报道所见,灾区同胞情况之惨重,感同身受,不禁怆然。现再以基金会名义捐款四千万元、长江集团及和记黄埔集团各三千万元,合共一亿元人民币,捐款将获教育部配套,用于为区内受灾学生(包括大、中、小学)设立特别教育基金,使获得资助生活费及学费以作日后继续升学之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业务指导: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北京京师智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京ICP备09075026号)Copyright© 2004-20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