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简介 | 领导关怀 | 公益事业 | 新闻中心 | 公益社团 |  教育基金 | 合作发展 中文 ENGLISH
 
最新公告
 
最新图片
  国学大讲堂  
王财贵博士北师大讲座(二)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初中高中的事,更不是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事,我们要为孩子一辈子着想,所以一个科学工作者,大学训练四年,从初中程度开始训练到大学毕业,跟我们大学毕业一样高,甚至更高,因为他自己会思考,科学要养成自己喜欢思考,自己愿意思考,而不是让他逼迫他算很多我们的题目,算很深很难的题目,这是没有意义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凡是属于认知的科目都要认知得非常清楚,假如他一知半解,你就要教下一个科目,下一个单元,那你就在残害我们的孩子,怎样办?告诉各位目前没有办法。
    不过我等一下可以提供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我们如果能够提升他的学习的能力,能够增进他学习的智慧,那么虽然只在国小三四级五六年级,他照常算我们现在现在这么深、学我们现在这么深的数学,自然他都能够轻而易举。
     所以我们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降低我们的科学教材程度,适合儿童,让他学得很高兴,以至于培养思考的兴趣,第二个办法,从小就是提升他学习的能力,让他也能够应付高度的数学教材,我们只有这两个办法,如果不采取这两个办法之中的任一个办法,像现在我们的教育,那是残害儿童的。
     好了,我今天不再讲科学了,我要讲的问题,是要比对另外一边,另外一边才是我们的主题,一句话说,科学教育,应该按照科学办法来教,就是科学教育既然要学得懂,所以我们要懂了才教,教懂了才有用。
     而人生有很多的学习我们有很多科目不属于科学,凡是科学之外统统不属于科学,所以科学的科目其实只占我们所有科目的十分之一,或是不到十分之十,其它十分之八九,统统不是科学。我们人生不只是科学,所以西方人他们科学先进国家,对于他们孩子的科学学不好并不紧张,没事,为什么?人生的大部分不属于科学,那么这些大部分的学科既然不属于科学,要不要按照科学办法,要不要懂了才教,要不要教懂了才有用,我们不是要想一想吗?所以科学办法,科学按照科学办法教,非科学就不一定要按照科学办法了,你若把非科学科目都按照科学办法,你就在残害我们的孩子了,因为我们弄错了方向了,我们犯了固执己见的错误。
     我们举一个例子,什么叫非科学,什么叫非科学的办法,譬如说音乐,音乐总不是科学吧,离科学很远对不对,美感教育,音乐美术,这种教育不是科学,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这种的科目也按照科学办法,什么样意思?认为懂了才能教,因此,在台湾就没有音乐教育,没有美术教育,有课程,老师家长认真教,但是没有成果。什么叫音乐没有成果?就是家家户户都在听流行歌,都在迷香港四大天王,就知道我们国民没有音乐程度。学过音乐的人,他当然也可以听,但是他不是只听这类东西。那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呢?就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完全失败。为什么音乐教育会失败?因为不按照音乐的办法来教。
     什么叫按照音乐的办法来教?有一句话说:维也纳的孩子没有不惜音乐的,为什么?因为音乐是属于耳濡目染,而不是属于一点一滴的传授,不是属于思考分析它乃是一种环境的陶治。怎么陶冶?不是用流行歌来陶冶,不是用靡磨之音来陶冶,用靡靡之音来让他一直听的话,将来他的心性就败坏了,什么时候开始败坏?非常早的时期开始败坏,只要他有耳朵,就开始在败坏,所以好的东西耳濡目染,不好的东西也耳濡目染,一个人从胎儿当中三个月到五个月就有听觉,那个时候就可以有音乐教育,用什么音乐来教育呢?具有音乐内涵的音乐,真正的音乐。
     假如我们不知道什么叫真正音乐,很简单,古典音乐,中国有古典音乐西方有古典音乐,为什么它叫作古典呢?因为它是经典之作,所以流传千古,叫作古典,并不是因为它时代很古,时代很古只有古董,而不是古典。所以不会选音乐的人就选古典音乐,父母亲帮这个胎儿听音乐,假如你来不及,零岁到三岁人的听觉神经发展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所以三岁之内要听尽世界有名的音乐,只要听一遍终生不忘,深入到他心灵的深处。所以幼儿所学的东西,就影响一辈子,好像深入到骨髓一样,一辈子洗刷不掉,好的东西,就有好的背景,你如果让他去学这些靡磨之音暴力之气,到十八岁就发作给你看。所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让他充满爱心,要让我们国民悲天怜人,温柔敦厚,教育的时期就在三岁之内。你不要花钱不要花时间你不要花精神,你不要把孩子硬跟小孩说,你乖乖给我坐在这里听贝多芬,不需要,他在跑在跳在哭在闹在吃饭在睡觉,统统可以听。因为儿童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像海绵一样的吸引,全部堆存在他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在你当然看不到,种子我们怎么能看得到它的成效呢?但是你不播下这个好种子,他就播下坏种子。“三岁定一生”是中国人的老话,西方人现在也这样讲。
9 7 3 1 2 3 4 8 :
 上一篇:
 下一篇: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业务指导: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北京京师智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京ICP备09075026号)Copyright© 2004-20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