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日本人说的,日本有个教授用汉字来训练儿童的聪明,因为汉字就是每一个方块不同的变化。你看这有多少的变化。所以让小朋友常看这类图案他就会认字,会背书以后更会认字,你想像一个孩子如果让我们教他《论语》,教他一个礼拜他至少认两个字:“子曰”,至少认这两个字。后来一个字一个字会认,所以,不需要教认字,只要教他背书,而一个儿童的记忆力是人生一辈子当中最好的时候,黄金时代。
从出生开始就成长他的记忆力,这个时候如果训练他的记忆力,可以成长五倍到十倍以上。乃至于有的人能够过目不忘,现在我所看到的读经孩子,具备有过目不忘,读二遍三遍就把一篇文章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凭什么,凭有训练,十三岁之后就不能训练了,所以我们利用他强大的记忆力,他还不能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自然地教他,只是记忆不必了解,怎么记忆就是反复练习,反复几遍呢?要看孩子的资质,但是我建议反复一百遍,聪明的孩子反复到十遍,他就会背了,反复到一百遍,终生不忘,一般的孩子五十遍会背,反复到一百遍,终生不忘,资质比较差的孩子,反复到一百遍,他会背,但是他还是会忘记,没有关系,乃至于他一个字都不记得,没有关系,他至少比一般的人程度还要高,所以我们最好的要求是他会背诵,但是全部要求背诵是不大合理的,因为我们有个别差异,有些孩子很快就背完,有些孩子背得就比较慢,所以我们就不要求背诵,只要求他反复的读,最好读一百遍,假如能够读到五十遍也不错,你这样教了以后,他的注意力渐渐地能够集中,他的记忆力渐渐地能够提升,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提升,他的语文程度渐渐地增长,语文程度一增长,理解力就跟着增长。
所以,刚才说我们有另外一种让数学、科学学得更快更好的方法,就是增长他的内在的学习能力,要增长内在学习能力,必须按照人类自然发展,人类首先发展的是语文,然后才发展思考,所以不要在这么小的时候,训练他的思考,是没有用的,违背天理,现在你训练他的语文,正是他的时期,大好时期,语文的训练,刚才说过,记忆力提升对他一辈子的学习都有莫大的好处,考上北大北师大的人不只是他理解力好,记忆力他是高人一等,要不然考不上这种大学,记忆力什么时候培养?十三岁之前,用什么来培养,用语文来培养,不是叫他背数学公式,叫他背这些经典著作,语文能力好了,理解能力好了,阅读能力也好了,他就喜欢读书,所以到时候老师只供给他课外读物看就好了,我们一个学期只教一本语文课本是不够的,我们除这本语文课本之外,我们要让他一个学期最少能够看三百本到五百本的课外读物,所以如果开始教读经的老师,你会渐渐发现孩子的程度,比你越来越好,你是不够资格指导他的,我们不可以以为我们在指导孩子,我们不可以让孩子都在我们脚下。
我讲给你听,我们不可以只准备一桶水然后舀一杯给他,我们不可以这样,我们自己只有一桶水,我们要指点给孩子一条河,老师是不够资格的,老师的作用在哪里,那么老师是不是没作用?不是,老师的作用最大在指点他的迷津,指出一条他的方向,所以叫仙人指路。一个人迷路了,遇到一个人问路,这个人是神仙,他当然知道路在哪里,他用手一指,他就救了他的一命,不费吹灰之力。
我们拿一些实际例子来印证一下,这个各位回去做也能如此。首先我讲的是我家里的孩子,因为大家比较亲切,因为刚刚看过电视了,而我不是来这里宣扬,这里也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就是因为是亲身的体验,所以比较深刻,我有四个孩子(在大陆是犯法的),女孩子比较聪明,男孩子比较不聪明,我大女儿比较聪明,我开始教这些功课的时候又太慢了,千万不要太慢,越早越好,所以五六年级才教她,她就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太聪明了,“我们学校又不教,我们老师又不考试,我们同学也不读,我干吗要读?”啊!没办法,所以她只学了一点点,但是学这一点点到了初中高中就不得了了,她的作文不必指导,下笔千言,就只学那么几句。 |
上一篇: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