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简介 | 领导关怀 | 公益事业 | 新闻中心 | 公益社团 |  教育基金 | 合作发展 中文 ENGLISH
 
最新公告
 
最新图片
  高等教育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1931年10月至1948年12月,梅贻琦担任校长,广聘名师,民主治校,对外加强交流,积极引入世界最新科学技术,使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迅速发展成为一所国内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1952年12月至1966年6月,蒋南翔担任校长,积极创建新兴尖端学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清华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大学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九五”期间,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支持,学校基本完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研究型大学初具规模,开放式办学态势初步形成,总体办学实力、科研实力和全校凝聚力显著增强,为在本世纪初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3个学院、53个系,晌凰栌欣怼⒐ぁ⑽摹⒎ā⒁健⒕谩⒐芾砗鸵帐醯妊Э频淖酆闲源笱А?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5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0余人。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26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4000余名,硕士生7900余名,博士生4200余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025余名,远程教育学员7500余名。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网上研究中心6个。学校藏书340余万册。学校占地面积40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0余万平方米。学校有3万余台计算机与Internet互联。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陈岱孙、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马寅初、陈寅恪、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是清华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9 7 3 1 2 4 8 :
 上一篇:
 下一篇: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业务指导: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北京京师智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京ICP备09075026号)Copyright© 2004-2054 All Rights Reserved